我爱一条柴 > 武侠仙侠 > 乱世侠影 > 第四百三十一章河东内乱
  仆固怀恩问道:“李光弼还是兼任朔方节度使吗?”江一尘也不打算隐瞒了,笑道:“恭喜仆固将军,陛下已经任命你为朔方节度使了,今后河东的事要多拜托仆固将军了。”仆固怀恩大喜,道:“不管是不是节度使,有仗打就好,这些天在这里呆的闷死了,史朝义这小兔崽子也不来寻事。”江一尘笑道:“那是他畏惧将军的威名,不敢来撸虎须!”仆固怀恩挽住江一尘手臂,道:“走,去帐中坐,看看陛下给李光弼封了什么官?”
  李光弼闻报钦差到来,早就率人在门口迎接。太监取出诏书宣读:任命李光弼为太尉兼侍中,河中节度使,河南副元帅,统率河南、淮南、江南、浙江等八道行营节度,出镇临淮(今属江苏),着其率领本部人马即日前往江淮,驱逐进犯的燕军。
  李光弼谢恩,设宴招待钦差,把江一尘拉到一边,问道:“一尘,这次派我去临淮,是谁的意思?”江一尘不敢隐瞒,道:“郭元帅和婉心都认为太尉是最佳的人选,是他们两人向陛下提议的。”李光弼松口气,道:“不是李辅国和鱼朝恩就好,反正是打仗,去哪里都一样。”江一尘有点不安,道:“太尉,你去临淮不方便吗?”李光弼道:“没什么不方便的,既然是国家需要,自当从命。”
  在未来的平叛大决战中,唱主角的一定是河东的朔方军。谁当了河东官军的一把手,谁就有机会立下平叛的首功。本来呢,这个荣耀非李光弼莫属,但是在肃宗把他就地留在江淮之后,荣誉的光环便悄悄地转到了仆固怀恩的头上。论经验,论资历,论能力,李光弼都比仆固怀恩强,这样一直精锐部队,交给李光弼是最合适的。郭子仪和胡婉心纯粹是从大局考虑,推举李光弼去江淮,也算是无心插柳了,对朝中嫉恨李光弼的鱼朝恩和程元振(也是太监)等人来说,等于去除了一个眼中钉,是一件令人兴奋的大好事。作为李光弼而言,虽说有点遗憾,但也比直接暴露在李辅国和鱼朝恩等人的枪口下要好多了,因此并不排斥这个新的任命。
  李光弼从太原召回李松青,整顿本部人马,即日开拔。对许叔冀此人,江一尘非常熟悉,昔日睢阳被围,曾和南霁云一起向他救助,后来九节度使围攻邺城,也曾一起共事过,对他的贪生怕死极其鄙视,现在李光弼兵强马壮,还有李松青这样的猛将回归,对付他当不会有问题,于是婉言拒绝了李光弼的邀请,返回了长安。
  不出所料,李光弼就是李光弼,到达江淮后,统领各路兵马,没用多久功夫,就将许叔冀赶出了江淮地区。捷报传来,肃宗当即降旨,封李光弼为临淮王,驻节宋州,率江淮各路人马,伺机北上讨贼。
  击退了南侵的叛军之后,肃宗又把东征提上了议事日程。
  还真是好事多磨,偏偏在这个时候,朝廷内部又出事了。李光弼刚奉旨前往江淮,前脚刚走,河东各部驻军就出乱子了,由于缺少了一个强有力的核心领导,接二连三地发生了内讧。先是河东节度的部分将领发动兵变,乱兵杀死节度使邓景山,未经朝廷认可,擅自推选兵马使辛云京为节度使;紧接着,绛州(今山西新绛)行营的前锋大将王元振擅自击杀都统李国贞,自己当起了都统大人;随后,镇西北庭行营也发生了兵变,节度使荔非元礼被杀,士兵公推裨将白孝德为统帅。
  这事闹得就比较大,未经朝廷许可,擅自击杀长官,完全可以定个犯上作乱的死罪。在大决战即将展开之际,却发生这样的事情,由不得肃宗不重视。
  这一连串的事情也说明了一个残酷的现实,在七年的安史之乱后,朝廷的威信大大的下降了,统兵将领仗着手中有兵,日渐藐视朝廷的权威,放在玄宗的时候,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这也为以后的藩镇割据起了个头。没有众望所归的统帅,光凭朝廷的任命,完全压不住这些口服心不服的骄兵悍将。
  面对这个棘手的局面,肃宗想过调李光弼回河东平乱,但是遭到了太子李豫和宰相元载的反对。他们认为,目前的这种局势非郭子仪亲自出马不可。首先,河东各部基本上都是朔方军的人马,也就是说,他们差不多都是郭子仪的老班底,郭子仪在他们那里说一句话,那是相当得好使;其次,郭子仪性格儒雅,处事十分温和,而且喜欢打太极,擅长以柔克刚。所以,派他去最合适。而李光弼就不行了,他的性格比较刚烈,执法一丝不苟,派他去闹不好反而会激化矛盾。最后就是,南侵的燕军才被驱离,江淮局势刚刚稳定,此时把李光弼调到河东,未免有点不妥,说不定许叔冀一看李光弼走了,还会卷土重来。
  肃宗准奏,拜郭子仪为朔方、河中节度使,知诸道节度行营,兼兴平定国副元帅,晋封汾阳王,即日出镇绛州。
  太子李豫同时推荐了江一尘,说道:“让郭子仪带着江一尘同去,即使有人不服,也可凭着江一尘的勇武压服他们。”肃宗叹道:“我大唐开国一百多年,历经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居然到了这样一个多事之秋,内乱频频,让朕何以面对列祖列宗?”元载道:“请陛下放心,有郭子仪和江一尘出马,内乱即日可平!”肃宗对李豫道:“昔日太上皇尚道,对罗仙师尊崇有加,罗仙师也没有辜负朝廷的恩宠,推荐了他的徒弟为国效力,这些年的平乱中,一尘四处奔波,功劳不比李光弼小多少。”李豫道:“国家社稷的有功之臣,自当论功行赏,决不能冷了他们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