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一条柴 > 其他类型 > 将倾 > 第73章
  楚荆又翻出一本案卷汇编递给于子和,道:“这本案卷是我亲自编撰的,记录了我经手过的各类判例,你闲暇时翻一翻,应当聊胜于无。”
  于子和板着脸,把手缩到身后。
  楚荆一眼看出于子和在想什么,便把案卷随手放在桌上,道:“若不需要,扔了便罢。”
  “别扔,等寺卿回来了,还能继续写。”
  见楚荆只是摇头不作回应,于子和忍不住开口:“大人,我想跟您一同去。”
  “你现在有公务在身,怎么与我一同去?”
  “我明日……今日……我现在就去向皇上辞官。”
  楚荆似在认真考虑可行性,问道:“那大理寺怎么办?”
  “朝中能臣众多,自然另有人顶上。”
  窗外人影晃动,楚荆看到几个熟悉的身影,几乎哑然失笑,说:“你当大理寺是什么地方,这官职是你想当就当、想辞就辞的?”
  “我……你走了,我留在这还有什么意义?”
  楚荆没有回答他,而是把床底下的陈旧书信搬出来,翻出了几十张字帖。
  纸上的每一行都由楚荆起头,他的小楷笔势沉稳,字体端正,就像他的为人处世一样,工工整整,一丝不苟。后面的字体模仿得惟妙惟肖,只是稍显稚气,收尾处总有些毛躁,沉不住气。
  这些都是于子和小时候临摹的字帖,白纸已经泛黄,他没想到楚荆居然还保留着。
  当年楚荆初到长安,在路边捡到了染了疫病的于子和。那时他不过十一二岁,楚荆不忍看他活活病死,便施以援手,没想到还真把人治好了。
  后来楚荆过了许久才知他是上一任大理寺卿的遗孤,因他父亲获罪了而家道中落,身边已无亲人。
  于子和痊愈以后不愿离开,在楚荆身边总说做牛做马都要报答他。小孩子执拗,楚荆又心肠软,只好让于子和待在自己身边。
  楚荆从未把于子和当下人使唤,反倒一直都是楚荆像兄长一样教他念书写字。
  生活起居除外,在动手能力上毫无天赋的楚荆反倒成了被照顾的那个。
  一晃近十年,于子和逐渐长大成人,为人机敏,又受楚荆耳濡目染,成为了他的得力助手。
  “我记得你曾说过,你父亲因得罪了奸吏而蒙冤,当时你发誓要当个勤政爱民的清官良吏。”
  “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这是我以前教过你的,还记得吗?”
  于子和道:“可是——”
  楚荆打断他,难得拿出了长辈的架子对他说:“我知道你想说什么,我也算教导你多年,从来不是为了要你报答。你的这身官服不是为我而穿的,当初我不避亲举荐你当上少卿,是因为你有这个能力。而且我走了又不是不回来,就算我不回来,大理寺的诸多事务也会有外面正在偷听的那群人帮忙,切勿意气用事。”
  “正在偷听”的范主簿,徐仵作以及不好好在户部待着偏跑到这茅屋来的张笠泽听了这话险些摔了一跤,苦哈哈地推开门,说:“楚兄说得对,楚兄说得对极了。”
  然而还有个人没被发现,他轻车熟路地潜入院子,趁无人注意又悄悄回到了陆府。
  连城颇为苦恼地站在前院,沈邈正悠哉悠哉地打他的五禽戏。
  “沈军师,楚荆要走!”
  沈邈自伤退后受徐大夫怂恿,沉迷养生之术,这精气神比他当年任西北营主帅时还要好。他心沉似水,不紧不慢地打完一套鹿戏,才问道:“谁要走?”
  “楚荆!大理寺卿楚荆!”
  沈邈反应了一下,“楚亦安啊……他又要去哪儿?”
  “淮安。您为什么说又?”连城答道。
  已经不算怪事了,沈邈心道,至少这回这楚亦安是光明正大奉旨离开的,没有不声不响消失已经算是幸事。
  那日陆随本意是让楚荆与他一同回首阳,楚荆还没说答不答应,新晋的司礼监秉笔太监胡公公就拿着圣旨登门。
  沈邈道:“淮安自古以来是个富饶之地,比起山穷水恶的陇西,这倒是个不错的去处。”
  只见陆随满脸阴郁进了门,道:“可李锡偏让他去盐城当个七品知县。”
  “楚寺卿这是被贬了啊。”连城道。
  沈邈捋一把胡子,贬谪还是其次,“盐城可是盐税重镇,皇帝还真是心狠,派他去这么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
  “你不再劝劝,让他索性辞官隐退,与我们一同回首阳罢了,皆时当个幕僚也好,军师也罢,西北大营总不至于埋没了他。”沈邈还哪壶不开提哪壶,故作好心提醒道。
  陆随几乎咬牙切齿:“我何尝没劝过,他有哪一次是肯听我劝的?”
  沈邈哑然失笑,也只有楚亦安能让他这徒弟难得露出一筹莫展的样子来了。
  “将军若放心不下,派个人暗中跟踪楚大人便是。”连城提议道。
  陆随投去赞许的目光,道:“这主意不错,你说派谁去好呢?”
  第43章 水神庙会
  到达盐城县时正值清明时节,阴雨连绵。梅雨滴滴答答地下个不停,连衣服也蔓延着一股潮湿的气息。
  楚荆没有乘船,而是雇了马车一路南下,车马行路不快,他腿上的伤已经痊愈,但终归没有时间好好休养,绵密的雨丝夹杂着空气中湿润的寒气,像无数根细针扎进腿上的旧患,这种疼痛总是难忍而磨人。